10月13日,云陽縣雙龍鎮(zhèn)竹坪村,降雨暫歇,天氣放晴。午飯過后,十組村民李本寸稍作休息,拎著鋤頭、剪刀又來到了自家的柑橘地。他先用鋤頭清除了果樹下稀稀拉拉的雜草,又逐棵逐棵地檢查樹枝,略作修剪。
時下雖已過了柑橘重點管護期,李本寸仍不時要去瞧瞧自己的“寶貝”?!叭ツ曩u出2萬多元,讓我在今年脫了貧。估計今年收入能達到3萬元左右。”李本寸笑著說,當初村上發(fā)動種柑橘,自己就稀里糊涂地跟著種了,沒想到這“豬不吃”的果子如今竟成了脫貧致富的“金果果”。
▲10月13日,云陽縣雙龍鎮(zhèn)竹坪村,李
謀求出路 黨員干部帶頭種柑橘
竹坪村的柑橘產業(yè)發(fā)展于2003年。此前,村上基礎設施差,沒有主導產業(yè),全村8500畝耕地很多都處于荒廢狀態(tài)。村干部有意做出改變,但沒資金、缺勞動力,始終力不從心。
2003年初,國家開始實施退耕還林,消沉的村干部們看到了希望,歡喜地張羅起產業(yè)發(fā)展事宜。
種中藥材,但海拔不夠高,村民們也不了解;種核桃等干果,市場調研結果不樂觀……村支兩委干部通過市場調查,基于有種植歷史、地理條件適宜等優(yōu)勢,多番考量后決定帶村民一起種柑橘。
此決定一出,迎來的幾乎是全村人的質疑:“全縣都在種柑橘,我們也來種,到時候賣得出去不?”“就是,賣不出去咋辦,豬都不得吃,那不是只有爛在地里頭!”
“當時壓力很大,但再三考慮后,我們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,決定由6名村干部和80余名黨員帶頭種,與此同時,加強與村民溝通,盡量發(fā)動更多人加入進來!”村支部書記周迎春回憶。
就這樣,在竹坪村90余名黨員干部帶頭,100余戶村民參與下,2003年,全村種下柑橘1000余畝,柑橘產業(yè)正式起步。
為帶領文化程度不高、沒種植技術的村民將果樹種好,黨員干部們還紛紛自學種植技術,積極參加相關技術培訓。
4月至9月是柑橘重點管護期,要做好施肥、除草、?;üぷ?10月底至11月,重在保果;12月,開始修枝……通過見縫插針的學習,每個月該干什么,具體的方法和要領,黨員干部們都爛熟于心,一個個幾乎成了“土專家”,一到時間就挨家挨戶通知,手把手教。
咬牙堅持 “豬不吃”被水果商爭相搶購
2008年,竹坪村柑橘種植面積發(fā)展到2000余畝,第一批種下的柑橘也開始掛果。
“我們前期調查了解到江西、廣東、上海等地都有收購柑橘的商販,我們就親自拉著果子到外地去賣?!敝苡赫f,當時一斤柑橘收購價才0.6元,除去運輸成本后,收益并不高。
這樣的情況,讓本就積極性不高的村民更加沒有熱情了。就以李本寸來說,他于2005年種下5畝柑橘,看到收益不高后,便將果樹交給他人代管,自己外出打工了。這樣的例子,在當時的竹坪村不在少數。
“種都種下去了,總不能不管,再說這收益還是比種傳統(tǒng)農作物略高一點。”周迎春說,此后幾年,村干部依舊帶頭到外地跑市場,就這樣堅持到2012年,逐漸有一些經銷商來到村里,市場初步打開。
2015年,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,借助扶貧資金,竹坪村又拓寬了公路,修建了產業(yè)便道、機耕道、抗旱池等產業(yè)配套設施,生產條件進一步完善,運輸成本隨之下降。
“從那以后慢慢有村民回來了,我們也開始嚴格實行統(tǒng)一修枝整形、統(tǒng)一施肥、統(tǒng)一去雜、統(tǒng)一防病治蟲、統(tǒng)一防治柑橘大實蠅、統(tǒng)一銷售的‘六統(tǒng)一’管理模式?!敝苡赫f,精細化的管理帶來的是更高的產量和更好的品質,當地柑橘畝產量現最高能達到近6000斤,較平均值高出近一倍。
如今,竹坪村柑橘種植面積已達到7200余畝,年產柑橘近2000萬斤,成了云陽縣的“柑橘第一村”。由于產量多、品質好,竹坪的柑橘也受到各地經銷商的青睞,每年5月訂單就紛至沓來,有些經銷商甚至會提前交付押金確保自己“搶位”成功。
事實證明,只有好產業(yè)才能真正留住人。自竹坪村的柑橘產業(yè)做“活”后,返鄉(xiāng)的村民越來越多。李本寸就于2018年返回竹坪村,收回了自家的柑橘地自己管護,并借此順利脫貧。
周迎春告訴重慶日報記者,如今當地柑橘種植戶超過1000戶,產業(yè)覆蓋率達到90%左右,貧困戶覆蓋率達到100%。根據今年9月份最新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,竹坪村全村1286戶5531人中,常住人口達到近3000人,占比超過50%。在常住人口結構中,除了老人外,也不乏三四十歲的中年人。
穩(wěn)步提質 最大化提升柑橘價值
眼看產業(yè)已走上正軌,每年可帶動戶均增收2萬元,竹坪村村支兩委卻沒有固步自封,近些年又一心琢磨著怎么提質增效,進一步做大柑橘的價值。
“我們通過增加有機肥,降低化肥、農藥使用,改良品種等多種措施,改良土壤,進行生態(tài)種植?!敝苡赫f,如今竹坪村化肥使用量下降20%,柑橘品質更好,新發(fā)展的“龍回紅”品種能提前1個月錯峰上市,價格也賣得更高。
進一步提高單產,村上還有針對性地加強柑橘技術培訓,尤其是對修枝整形等技術含量較高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
由于目前竹坪家家戶戶幾乎都種有柑橘,一到管護期,許多種植大戶都面臨著“一工難求”難題,往往日工資要給到120元以上才有人愿意干。
為解決這一難題,竹坪村去年成立了村集體勞務公司,幫助種植大戶解決用工難題。去年,該公司就盈利7萬多元,今年預計能超過10萬元。
“接下來我們將把剩下的1000多畝地都發(fā)展起來,做到應種盡種,此外,依托柑橘產業(yè)發(fā)展鄉(xiāng)村旅游?!痹谥衿捍宓挠^景平臺上,看著山下漫山遍野的柑橘樹,周迎春說巫(溪)云(陽)開(州)高速建成后將在雙龍鎮(zhèn)設立服務區(qū),依托更加便利的交通,竹坪可趁勢發(fā)展春賞花、夏野炊、秋摘果的近郊周末游,“到時候游客直接到地里去摘果子,那價格可比收購價高多啦!”
云陽報第20200806期